上期小編帶大家了解了能不能防刺?相信大家對防彈防刺原理也有了新的認識,今天小編繼續帶大家來深扒一下我們對防彈衣其他的一些錯誤認知。
錯誤認知之一:質量越輕,品質越高
造成這種錯誤認知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對防彈產品的了解不夠深入,再加上一些商家的片面宣傳。不同等級的防彈衣防彈材料是不同的,等級越高,厚度也會越厚,防彈效果自然也會越的。
輕型防彈衣防彈能力較弱,價便宜,所以輕便。而重型防彈衣,造價高,又重,不符合現代戰爭高機動性的要求。未來科研人員研究的方向是把重型防彈衣的重量減輕,而不減弱它的防彈能力。
錯誤認知之二:硬質防彈衣經濟適用
有很多人認為硬質防彈衣的性價比高,而且使用壽命長,要選的話肯定選擇硬質防彈衣。但是從穿戴者的角度出發,穿戴者會更喜歡軟質的防彈衣。其一是因為硬質防彈衣太重,士兵本身就有其他負重,再加上硬質防彈衣的重量,在作戰環境中無疑是對體力的嚴峻考核。其二硬質的防彈衣導熱,穿著不貼合身體,極不舒服。現代防彈衣采用軟硬復合式防彈衣,服用性強,既極大的保證了防護效果,又在舒適度上下了不少功夫。
錯誤認知之三:防彈衣穿上戰場就能安然無恙
防彈衣剛進去市場時,人們對防彈衣的概念不清楚,認為防彈衣能防住任何槍彈對全身的威脅。其實防彈衣主要防護的是人體的致命器官(心、肝、脾、肺、腎,包括肩、頸、襠部)不受高速破片、槍彈等拋射物傷害的一種單體防護用具。前面是需要防護的重點。作戰時,主要是面對面射擊,有時需要在前胸添加插板來提高防護性能。防彈衣都有對應的防彈等級的,根據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141-2001《警用防彈衣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防彈衣分為6個防護等級,其中1級防護64式手槍發射的64式7.62mm手槍(鉛心)彈、2級防護54式手槍發射的51式7.62mm手槍(鉛心)彈、3級防護79式輕型沖鋒槍發射的51式7.62mm手槍(鉛心)彈、4級防護54式手槍發射的51-1式7.62mm鋼心彈、5級防護79式輕型沖鋒槍發射的7.62mm51-1式鋼心彈、6級防護56式半自動步槍發射的56式7.62mm鋼心彈。
防彈衣主要作用是提高前線人員在戰場上的生存概率,絕不能潛意識里就認為它是萬能的,抵御一切襲擊保證自己完全不受傷害。防彈衣只是保護人身體最最要害的部位,其他裸露在外的部位也有可能被襲擊,高于防彈等級的槍支也會使防彈衣失去保護效果。但防彈衣確實能大大降低戰場上的傷亡率。據可靠數據報道,現代戰場上火炮、榴彈、火箭、手榴彈及地雷的破片傷比例逐漸增加,占傷亡總數的67%~75%,而且在陣亡的人員中,頭、胸、腹等致命部位被擊中的占82%~87%,遠遠超過四肢部位被擊中的陣亡率。穿防彈衣可使受傷率降低27%,陣亡率降低40%。
錯誤認知之四:根據實彈測試結果的穿透層數判斷防彈衣的優勢
市場上很多人比較產品的優劣時主要看實彈檢測結果的穿透層數,對其他指標注意不多。其實穿透層數判斷防彈衣性能是不科學的。防彈衣性能好壞主要看是否穿透與否及其對人體造成的非貫穿性損傷的象征指標(即背襯膠泥的凹陷深度的大小)。材料種類很多,面密度也不同,所以不能單單看實彈測試結果的穿透層數判斷防彈衣的還壞。判定防彈衣防彈性能好壞的唯一的標準應該是GA141-2001標準,看穿透與否及凹陷深度的大小。當然,比較防彈衣性能不僅只有防彈性能這一單一的指標,還要看其設計的合理性、防護面積、質量大小、穿著的舒適性、外套材料、能否滿足使用要求(如全天候)、加工工藝等因素。
錯誤認知之五:隨意測試更能體現產品的品質
可能這個認知在別的服裝產品上適用,但是防彈衣可不是這樣的。防彈衣主要是為實戰準備的。但稍加分析就會知道,任何產品的研制、開發和生產都是按一定的標準(包括國標、行標或企業標準)進行的,沒有標準就沒有依據,更談不上比較了,因此其檢測也只能按照標準進行;再者,作為防彈衣的行業標準GA141-2001是國內許多相關專業的科技工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結晶,其規定已經充分考慮了實戰需要,滿足該標準的產品已經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實際的應用性。因此,產品的檢測必須按照標準進行。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大家對防彈衣常見的誤區,大家對防彈防刺產品有需求的朋友們可以留言給我們或者直接聯系我們,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歡迎大家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