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單兵防護裝備,戰場的士兵幾乎人手一件,但目前的款式都是背心一樣的,胳膊、腿部一直是裸露在外面的。那么為什么現在的防彈衣不能像古代盔甲那樣全身防護呢?小編今天帶大家探索一下這其中的奧秘。
既然已經實現了軟質防彈,為什么不研究出一款可以保護全身的防彈衣呢?實際上,這是由防彈衣本身的固有缺陷決定的。設計制作的時候,不光要考慮防彈問題,還要考慮使用上的問題。不可能盡善盡美,滿足一個條件,就要舍棄另一個。
那么防彈衣就完全沒有全部防護的款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小編這就幫大家找了一些全部防護款式的防彈衣,比如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有沒有?確實是有的。
有沒有用?也確實沒多大作用。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一點,防彈衣也要分使用人群的,像拆彈防爆服就是覆蓋全身的,關于這個有機會再跟大家詳細說說。今天我們僅僅討論的是單兵使用的防彈衣哦!)
這一身的行頭重量至少在20-30kg左右吧,這僅僅只是防彈衣的重量,士兵作戰前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行軍裝備需要佩戴,整個重量加起來至少也有30-40kg左右。這個負重對一個要在戰場上作戰的士兵而言可不輕松哦。
除去重量不說,就光這一身密不透氣的凱夫拉就足夠讓一個士兵在30多度的普通炎熱戶外一小時內脫水。
防彈衣作為士兵裝備中的一種,其實無論什么裝備在設計時都有取舍。要最大的防彈效果,當然是越厚越好,越嚴實越好,但是又會在行動力上有所欠佳。前線戰斗的士兵倘若穿著這種防彈衣,別說跑了,連走都走不動。防彈衣穿上戰場不是說就可以萬事大吉了,雖然厚一點的防彈衣抵御效果會好一些,但戰場上不止是彈擊,還有很多的熱武器也能傷人性命。所以防彈衣作為士兵穿著的話在戰場上能跑的快一點,不挨槍才是正途。
防彈衣除了要輕便,還有一點很重要。防彈衣的防彈層材料貼身穿著的,它是不透氣的,戰場上的士兵跑幾公里是常有的事。即使是現在這種背心的款式已經很熱了,如果換成全包裹的,那可就不止是熱的問題了。
背心款式的防彈衣主要保護的是人體至關重要的部位——心肝脾肺腎。擊中軀干部分很容易流血過多而死,但四肢中彈大多能治,頂多截肢,再加上現代醫療科技作輔助,生還率會大大提高。如果戰場上撤退跑慢了,或者爭取戰機時沒趕上,損失可就嚴重了。
現代戰爭環境中,在不影響防彈效果的前提下,防彈衣要盡可能的輕便合體,穿著的士兵可以較為靈活地完成各種戰術動作,與其他裝備保持良好的適配性。當然隨著現在技術的發展,單兵裝備也在不斷改進升級,防彈裝備就是其中之一,專家們在探尋更加輕便堅固防彈材料的同時,也在考慮打造能夠對四肢起到一定防護的裝備,最主要的是不能對士兵的敏捷造成太大負擔,降低他們的戰斗力。